連日來,面對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全天候陪伴、全方位守護、全身心投入,這是我們輔導員的戰“疫”縮影。經過連續多日24小時與學生相伴,讓我對輔導員崗位:“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這一定義,又有了新的、更深入的體會和認知。疫情防控期間高強度、高精度的工作加速了我的成長,也讓我更加明確了未來努力的方向。
一 要緊扣主責主業不放松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規定說明了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即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九大職責。在疫情防控工作相關的報道中,輔導員被描述為:學生思想減壓員、應急處置員、核酸組織員、信息采集員、防控宣傳員、病患陪護員、心理咨詢師、隔離送餐員……這些身份既是對輔導員隊伍要聚焦主責主業,做好本職工作的回應,同時也是對當前校園疫情防控壓力大、強度高、節奏緊的寫實性描述。當前,輔導員如何寓教育于管理,特別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是現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輔導員要善用身邊戰“疫”活教材,上好疫情防疫思政課,身體力行守好校園安全防線。
二 要追蹤學生動態不斷線
2020年秋季開始,“00后”作為大學新生的主力軍正式進入大學校園。輔導員工作在校園一線,擁有最便利的條件即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在日常工作尤其是學校封閉管理的這段時間,我對“00”后學生有了新的認識:我所在的學院截至目前約有200名學生參與到學校核酸檢測的志愿服務工作中,有學生告訴我“雖然很累但很充實”;在學院宿舍網格化管理中,我們組建了一支由17名樓長、83名樓層長和344名宿舍長組成的網格員隊伍,434名網格員持續堅守崗位,做到了事事、時時有回應,成為了輔導員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大部分同學嘴上說著“封閉讓人無聊”,但實際上有序規劃著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有責任、有義務持續追蹤學生思想動態,厘清學生行為特征,確保工作開展有的放矢,更有成效。
三 要提高職業能力不懈怠
疫情大考面前,輔導員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黨委決策部署,時刻保持戰時狀態,在擔當起全覆蓋、無死角開展防控工作的重要使命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抗擊疫情陣地,全面強化個人組織管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要在實干中不斷錘煉工作作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結合實際工作,當前輔導員亟需提升信息素養,這既是適應當代大學生特點廣泛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效率及精準度的現實訴求。在靈活運用互聯網工具的基礎上,輔導員要加強與學生的線上交流互動,真正“聽懂青年語言”,了解學生訴求,掌握學生動態;同時,還要廣泛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講好抗疫故事,傳遞正能量。此外,輔導員還要積極發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把握好“時度效”,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優良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教育管理工作提速提質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