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輔導員工作崗位的歷練,讓自己對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和認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面對緊急事件,輔導員應該如何安排……
輔導員既要負責學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也要配合相關部門完成其他事宜。工作瑣碎繁雜,緊急安排屢見不鮮,突發狀況層出不窮。或許我們在工作中都曾遇到下列情景:
情景1
上午臨時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讓統計學生的相關信息。拿到任務后,我們便埋頭苦干,著手統計信息,結果過了沒多久,又通知增加幾列信息,最后又得再統計一遍。
情景2
臨時接到通知,明天要開展一個緊急學生活動,自己著急忙慌著手聯系安排相關事項,活動當天卻插曲頻出。
情景3
領導安排讓寫個學生工作新聞稿,比較著急,自己熬夜寫完了,結果給領導匯報時才發現,自己寫的和領導的要求卻相差甚遠。
輔導員要面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日常瑣碎工作,難免會遇到緊急安排和突發情況。在面對上述情況時,我們往往很難保持冷靜,越是焦急越容易出錯。但是越是遇到緊急的情況,越要學會急事緩做。雖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要有意識地去訓練自己,養成一種思維定式,這樣遇到突發情況,自己才不會那么慌亂。
簡單來說就是,遇到緊急任務在推進的同時,要留出足夠的思考安排時間。或許,我們經常在工作中遇到一類人,領導剛給他布置完任務,轉頭走出領導辦公室便打電話安排。他們要么有超人的組織能力,要么就是典型的“不過腦子”。自己剛工作時,也會犯“不過腦子”的錯誤,一遇到緊急的事情,心里更是焦急,但是后來一位領導點醒了我,“急事,緩一緩”。
越是緊急的任務越能考驗輔導員的綜合素質。要處理好急事,就要處理好急和緩之間的關系。急是事實的緊急程度,緩是相對的工作方式。急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緩是主觀處理的舉措。
一是留足考慮的時間。越是遇到緊急的事情,內心越是焦慮不安,越需要先平復情緒再通盤考慮。給自己留足考慮的時間更能事半功倍。
二是留足應變的時間。很多時候領導只是嘴上一說,讓做個什么事兒。他在說的時候可能也沒有考慮清楚。這時候要邊推進邊匯報,最終等領導確定后再全力推進。不要只顧埋頭干事,不抬頭看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接到任務后,要慮定而后動。有的人接到任務后轉身就開始打電話安排,這種工作方式往往會出現反復溝通、無效協調的問題。
遇到緊急任務要先全局思考一下整個活動安排、整體工作推進,考慮成熟后再全速推進,如果遇到非常緊急的情況也可以邊推進邊匯報邊完善。
一要穩定情緒。慌則亂,緩則明。越是緊急的情況,越要先穩住心神。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在心中默念“慢即是快”“先別急”,讓自己盡快平復下來。自己在工作期間遇到了好幾起學生危機事件,說實話,當時內心挺慌亂的,但自己正是通過上述方法強忍住了內心的焦慮不安。
二要制定計劃。心中有計劃,遇到事情內心才不會慌。凡事善作計劃,總會事半功倍。如果遇到的任務非常緊急,可以大體列下工作推進事項,并將工作任務責任到人,便于工作的快速推進。
三要適時匯報。計劃沒有變化快。之所以叫急事,說明其存在復雜性,突發性和不確定性。在制定好計劃后準備推進前,可以適時給相關領導再匯報,再確認,避免出現“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的問題。
摘自 高校輔導員在線
文章來源于書強老師 ,作者吳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