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來,又是一批帶著些許朝氣懵懂的青年學生即將步入大學校園,開啟新的大學生活。在大學階段新生將進一步接受知識與人文的浸潤,打開格局、完善人格、擴充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入學新生在對大學生活充滿期許的同時,由于對新生活缺乏思想準備,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焦慮。所以,利用開學周的黃金期,積極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生入學教育既要符合學校規章制度要求,又要結合大學新生特點,引導學生領悟大學學習的意義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以下是對入學教育重要內容的四點闡述:
第一、注重思政引領。每年問新生“為什么要上大學”,答案不外乎:為了獲得求生技能,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找份體面的工作,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這并不是全部。儒家經典《大學》中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不只是學習專業知識的專屬之地,更是明德至善、提升修養、完善人格的智慧殿堂。新生剛剛離開父母步入大學,三觀正處于形成期,個別學生受文化入侵影響思想消極,因此,入學后需要第一時間為學生指明思政方向,以學愈愚,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化經典、學習“四史”,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從中汲取智慧,學會審思明辨、提升文化認同、增強四個自信、堅持黨的領導,跳出“小我”融入“大我”,爭做對社會有用之才。
第二、加強專業規劃。入學教育初期,輔導員應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從大一開始就要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分析專業就業方向,量身定制職業生涯規劃,同時也可以挑選優秀畢業生為新生進行朋輩輔導,給出適合學生學習生涯需求的建議或意見,從而加強學生對專業的全面了解,提升對專業的認可度與興趣度。開學初期抓緊組織全方位多角度的專業輔導,有利于幫助新生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學習動力,消除對專業不了解而造成的厭學或學習懈怠情緒,從而鼓勵學生全面學習成長。
第三、立好校規校紀。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和諧、陽光向上的校園成長環境,學校會依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制定《學生手冊》。《學生手冊》是輔導員進行學生管理的有力依據和重要手段,因此,應抓住開學周的黃金期,對新生開展學習《學生手冊》的專題教育,詳細講解手冊中處分準則和獎懲內容,申明行為規范的“紅線”以及觸犯后的嚴重后果。《學生手冊》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懲戒,而在于震懾,指導學生按規執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處分內容,理解獎罰的辯證關系,要學會知錯就改,減少扣分項,增加加分項,以便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第四、全面預防警示。隨著當代大學生發展特點的不斷變化,學生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多樣,因此,本著“追本溯源,預防為主”的原則,輔導員要利用好入學教育契機,將學生可能出現的共性問題或典型案例,例如,寢室問題、誠信問題、詐騙問題、危機處理等,挑選典型分門別類講述給學生。引導學生以人為鏡、以案為鑒,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防患于未然。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逐步適應集體生活,學會與他人相處之道,凡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自省吾身開始,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入學教育開局,就是抓住了育人先機。育人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入學教育只是一個起點,在今后學習生活中,仍需不斷發掘育人時機,深挖思政元素,推動育人形式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培養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真才實學。學工人一直在路上!
摘自:高校輔導員在線
作者: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