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4-02 10:26 瀏覽量:
“焯冉哥,我來看你了!”前不久,一輛出租車停在河南省漯河市烈士陵園門口。一名身著迷彩作訓服的中士,徑直來到衛國戍邊烈士、一等功臣王焯冉的墓碑前。這名中士名叫楊樹,是臨潁縣王孟鄉人。2021年9月,他從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畢業后,作為直招士官入伍,到新疆軍區某部服役。
“這是我從邊疆帶回來的土。”楊樹輕輕拂去墓碑上的浮灰,隨后,從背包里掏出一個袋子,將里面裝的邊疆土緩緩撒在烈士墓上。“我這次利用探親休假之機,專程過來為焯冉哥掃墓。”楊樹說。對于楊樹而言,“焯冉哥”是他一直追逐的榜樣。上大學時,楊樹在網上看到漯河籍戰士王焯冉在執行任務時的一段視頻。特別是深入了解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的事跡后,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王焯冉烈士骨灰安葬到漯河市烈士陵園那天,楊樹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迎接烈士魂歸故里。那一刻,他決心要像英雄王焯冉那樣,到最艱苦的邊防線揮灑青春、守衛國土。
回到學校后,楊樹第一時間加入學校國防預備班,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刻苦鍛煉身體,多次被評為“軍訓優秀標兵”。為向心中的英雄靠近,楊樹給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天一個3公里、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和100個深蹲。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過硬的素質成為學校的軍訓教官。經過報名、體檢、政治考核,2021年9月,楊樹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直招士官。
“誓言無聲,我把青春融入荒原的蒼涼,使命召喚,我用熱血鑄就軍人擔當……”在西去的列車上,楊樹反復撫摸著迷彩帽徽,一遍遍唱著《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從豫南的魚米之鄉到西北的戈壁大漠,楊樹之前做了心理準備,但面對茫茫戈壁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一開始還是有些水土不服。“決不能給家鄉丟臉。”每當要打“退堂鼓”時,他就會想起榜樣王焯冉,想起自己當兵時立下的誓言。楊樹訓練更加刻苦。針對自己的體能短板,他利用休息時間給自己“開小灶”。沒過多久,他的訓練成績名列新兵連前茅。
新兵下連后,楊樹被分配到光端通信崗位。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大學學的信息工程專業,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光端通信。“成長就是爬坡過坎。”楊樹又開始了新的沖鋒。經過半年摔打磨練,他成長為連隊技術骨干,多次參加大項任務,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并光榮入黨。
“這次休假,我專門來看看焯冉哥,向他匯報我的成長進步。”楊樹接著對記者說,“我計劃提前回去幾天,到新藏線219國道喀喇昆侖山段看看‘焯冉橋’,如果時間允許,再去一趟康西瓦烈士陵園。”說這話時,春日暖陽透過枝丫縫隙灑向墓碑,金黃色鐫刻的字體愈發奪目。楊樹站起身,整理一下軍裝,向著烈士墓碑敬了一個莊嚴軍禮。
(內容來自:中國國防報 2025年4月1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