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上午,由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學生處主持的河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探尋‘媽媽的味道’——河南民間傳統特色美食制作工藝探訪社會實踐活動”推進會在學生服務中心舉行。項目負責人、學生處副處長邵換崢,項目指導老師李翠翠、崔路悅及9名學生骨干成員出席會議,在對2025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的基礎上,共同探討如何以飲食文化為載體深化社會實踐內涵,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青年責任擔當深度融合。
會議伊始,學生處邵換崢副處長強調:“媽媽的味道”不僅是味蕾的記憶,更是中華飲食文化代際傳承的縮影。大學生通過參加該項社會實踐活動,走訪記錄地方傳統特色美食,挖掘地域飲食故事,既能系統了解河南民間傳統特色美食制作工藝,增長食品加工、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更能從柴米油鹽中感悟文化傳承、厚植文化自信。
該項目自2023年啟動以來,已組織百余名學生深入全省多個地區,通過影像記錄、口述訪談等形式,整理民間傳統美食食譜百余份。學生代表分享實踐感悟:“在記錄地方傳統特色美食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會了技藝,更讀懂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意。”
會議最后,邵處長進一步明確下一階段目標:一是編印《“媽媽的味道”----河南民間傳統特色美食》集錦,傳播傳統文化;二是將實踐成果轉化為思政教育資源,開設“中國飲食文化密碼”通識課程。